
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11月24日讯】十三届永兴县委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对村(社区)巡察工作推进会精神,扛起落实村(社区)巡察的主体责任,突出“精、准、活、实、责”,以未巡先改、边巡边改、立行立改等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,打通巡察监督向基层党组织延伸的最后一公里。
巡村(社区)队伍突出“精”。永兴县率先在全市单独组建了巡村人才库,从乡镇和涉农县直单位中考察筛选出97名熟悉村(社区)工作的干部职工充实巡村人才库,每轮对村(社区)的巡察均从巡村人才库中抽取6名左右熟悉村组的人员参与。同时将巡察办组曾经有乡镇工作经验的干部职工编入巡察组,知己知彼开展巡村工作。
巡村(社区)重点突出“准”。针对村(社区)点多面广、社情民俗各异的实际情况,围绕“三个聚焦”,从“小事”上着手,以小见大,重点关注民情民生、惠民政策落实、农村“三资”管理、干部工作作风、工程项目领域、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领域,由表及里,发现和解决权力监督缺位、服务群众不到位等问题。如2022年10月,联动巡察便江街道村(社区)时督促便江街道组织39个村(社区)全面开展“三资”清理,通过清理,发现应收款项账面值比实际多出388.70万元,固定资产比账面值实际少记3093.71万元,各类负债账面值比实际多出4454.45万元,所有者权益由-199.16万元增加到7680.59万元,盘清了村(社区)家底。
巡村(社区)方式突出“活”。巡察组充分运用组员的乡镇工作特点灵活编组,组建若干“小分队”,合理安排党务、事务、财务等条块核查,以“摆摊式”巡察利用农村圩场赶集日广泛征集群众意见,以“下访式”巡察深入田间地头搭建群众“连心桥 ”,以“借力式”巡察发挥乡镇(街道)作用组织开展自清自查。2022年11月,在巡察七甲乡村(社区)时到农村集市“摆摊”接待来访群众62人次,发放宣传单580余份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条、信访问题8条。
巡村(社区)效果突出“实”。紧盯“一块牌、一盏灯、一口井、一条路、一本账”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,督促被巡察单位立行立改、即知即改、真改实改,增强群众巡察获得感幸福感。如2022年5月,督促油麻镇竹溪村补发43户村民多年未发的山林流转资金5万多元;督促金龟镇泉塘村修通了铜兴组通组公路、清水村机耕道,解决了群众生活生产行路难问题。2022年9月,督促便江街道对39个村(社区)办公场所清理不规范挂牌713块和上墙制度牌117块,减轻了村(社区)负担;督促协助干劲东路社区在学生必经的物资路路段安装路灯17盏,照亮了学生的回家路。10月,督促便江街道关王村和泉塘村争取资金28.9万元,解决42个村民小组4300多人的正常饮水问题。
巡村(社区)整改突出“责”。遵循“镇村联改” 原则,建立村(社区)巡察整改落实“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”制度,制定整改工作流程,规范整改销号程序,向乡镇(街道)党委(党工委)下发巡察工作提示,进一步压实巡察整改责任,分类督查督导,个性问题由村(社区)组织整改,共性问题由乡镇党委组织整改,系统问题推动县直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治理,实现整改落实与发展稳定两不误、两促进。
2022年,永兴县委共组建3个巡察组对4个乡镇(街道)所属83个村(社区)开展了巡察,发现村(社区)问题232个,移交问题线索8件,已立案查处1件,党纪政务处分3人,交办立行立改问题36项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27件。
责编:何文静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下载APP
分享到